典型文献
基于肠道分子微生态系统平衡防治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肠道分子微生态系统平衡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治疗的40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分子微生态,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肠道菌群、细胞因子、内毒素(ET)、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肝纤维化指标、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肠球菌属、肠杆菌属菌群数量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菌属菌群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ET水平低于对照组,SIgA水平高于对照组,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有利于调节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肠道微生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肝脏纤维化,减少ET产生,保护患者肠道功能,安全可靠.
文献关键词:
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晓薇;伍沁芳;汤金萍;李翠红;喻枝红;龚锦文
作者机构: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西九江 33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晓薇;伍沁芳;汤金萍;李翠红;喻枝红;龚锦文-.基于肠道分子微生态系统平衡防治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23):3199-3201,3205
A类:
B类:
微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平衡,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该院,常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肠道菌群,内毒素,ET,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肝纤维化指标,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后观,肠球菌属,肠杆菌属,菌群数量,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乳酸菌,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肠道微生态,炎症因子水平,肝脏纤维化,肠道功能
AB值:
0.23041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