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聚乙醇酸穴位埋线不同治疗间隔时间对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聚乙醇酸穴位埋线不同治疗间隔时间对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12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丙组、乙组、丁组,每组30例,4组均采用聚乙醇酸穴位埋线进行治疗.甲组、丙组、乙组、丁组的治疗间隔时间分别为7 d、14 d、21 d、28 d,每组均治疗1个疗程(85 d).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均较治疗前均下降,且甲、乙两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丙、丁两组(均P<0.05).治疗后,甲、乙两组总有效率高于丙、丁两组(均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少于甲组.结论 应用聚乙醇酸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以治疗间隔时间为7 d及14 d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其中间隔14 d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故建议以治疗间隔时间为14 d作为聚乙醇酸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最佳方案.
文献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穴位埋线;聚乙醇酸;间隔时间;疗效
作者姓名:
任英杰;徐文华;李峰;万超;张晨
作者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广东省深圳市 518104;广东省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广东省深圳市 5181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英杰;徐文华;李峰;万超;张晨-.聚乙醇酸穴位埋线不同治疗间隔时间对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J].广西医学,2022(23):2754-2757,2770
A类:
B类:
聚乙醇酸,间隔时间,单纯性肥胖症,疗效差异,甲组,乙组,疗程,体质指数,腰围,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穴位埋线治疗,较理想
AB值:
0.0891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