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孤立脑干梗死的病因和临床特点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脑干是维持患者生命活动和意识状态的重要中枢,脑干梗死后,若不及时就医,病死率、致残率极高.脑干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孤立的脑干梗死灶多由脑干供血的穿支动脉病变引起,病因可能是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分支阻塞,也可能是由于穿支小动脉的玻璃样变性或纤维素样坏死引起.核磁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脑干梗死的检出率,可以显示责任病灶的位置和大小以及供血动脉情况.脑干梗死的病因不同,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症状及预后也不同,临床工作中需要注意区分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减少患者的不良预后.本文从孤立的脑干梗死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做一综述.
文献关键词:
脑干梗死;穿支动脉;磁共振成像;危险因素;大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病;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宏顺;胡磊;赵凤丽
作者机构:
071051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全科医学二科;071051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内一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宏顺;胡磊;赵凤丽-.孤立脑干梗死的病因和临床特点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22(24):3802-3806
A类:
核磁影像技术
B类:
脑干梗死,临床特点,特点研究,生命活动,意识状态,就医,病死率,致残率,脑血管疾病,穿支动脉,供血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小动脉,影像特点,临床工作,治疗措施,不良预后,磁共振成像,大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病
AB值:
0.1957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