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CCTA在高危斑块合并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在高危斑块合并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同时存在高危斑块和胸痛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同时存在高危斑块和胸痛)和对照组(27例,不同时存在高危斑块和胸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和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绘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冠状动脉斑块特征诊断高危斑块合并胸痛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经CCTA检查发现,60例患者中有52例的冠状动脉中存在高危斑块,高危斑块发生率为86.67%.52例高危斑块具体包括19例(36.54%)低密度斑块,22例(42.31%)点状钙化斑块,16例(30.77%)重构指数>1.1,8例(15.38%)"餐巾环"征.观察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1、2级的患者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3、4级的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脂质斑块体积占比、脂质斑块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脂质斑块体积占比和脂质斑块面积诊断高危斑块合并胸痛的AUC分别为0.765、0.716、0.737,灵敏度分别为84.85%、54.55%、75.76%,特异度分别为63.96%、85.19%、59.26%.结论 CCTA能够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和斑块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可作为评估高危斑块合并胸痛的有效辅助手段,为临床预测、治疗心肌缺血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提供可靠依据.
文献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高危斑块;胸痛;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斑块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跃;蔡成仕;梁俊福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影像科,北京,101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跃;蔡成仕;梁俊福-.CCTA在高危斑块合并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23):114-117
A类:
B类:
CCTA,高危斑块,胸痛患者,血管成像,我院,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冠状动脉斑块,斑块特征,受试者工作特征,低密度斑块,点状,钙化斑块,餐巾,斑块体积,斑块面积,辅助手段,临床预测,心肌缺血,不良心血管事件
AB值:
0.1231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