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氮肥后移及间作对玉米光合特性的耦合效应
文献摘要:
[目的]针对绿洲灌区覆膜玉米氮素需求前移,后期脱肥问题,通过探讨氮肥后移对间作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揭示间作玉米产量形成的光合机制.[方法]2019—2021年,在河西绿洲灌区以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种植模式,设玉米间作豌豆和单作玉米2个水平,副因素为3个施氮制度(氮肥后移20%,氮肥后移10%,常规施氮不后移),研究氮肥后移及间作模式下,玉米的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表现.[结果]与常规施氮不后移相比,氮肥后移20%和氮肥后移10%处理下间作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8.5%、13.8%,生物产量分别提高23.8%、12.5%;单作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9.7%、13.3%,生物产量分别提高19.6%、10.3%.相同占地面积下,间作较单作玉米籽粒产量增加33.2%—35.1%,生物产量增加26.8%—31.5%.同时,氮肥后移20%和氮肥后移10%处理较常规施氮不后移提高了间作群体籽粒产量27.2%、12.9%.说明,间作较单作模式可提高玉米产量,且氮肥后移处理较常规施氮促进了间作产量的提高.与单作模式相比较,间作玉米可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低的胞间CO2浓度,且氮肥后移处理具有促进作用.氮肥后移20%、氮肥后移10%较常规施氮不后移处理玉米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12.8%、6.0%;气孔导度分别提高14.0%、6.9%;蒸腾速率分别提高20.5%、9.5%;胞间CO2浓度分别降低29.8%、13.1%.间作模式下,氮肥后移20%、氮肥后移10%处理玉米全生育期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较常规施氮不后移处理分别提高7.5%、3.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和间作主要通过提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和降低胞间CO2浓度来增加玉米产量.[结论]氮肥后移20%(玉米拔节期追肥36 kg·hm-2+吐丝后15 d追肥108 kg·hm-2)有利于间作玉米光合特性提高,从而促进玉米增产.
文献关键词:
玉米;光合特性;氮肥后移;间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珂;樊志龙;殷文;赵财;于爱忠;胡发龙;柴强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珂;樊志龙;殷文;赵财;于爱忠;胡发龙;柴强-.氮肥后移及间作对玉米光合特性的耦合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22(21):4131-4143
A类:
B类:
氮肥后移,光合特性,耦合效应,覆膜,氮素,前移,脱肥,间作玉米,光合生理特性,玉米产量,产量形成,河西绿洲,西绿洲灌区,裂区试验,主因,种植模式,间作豌豆,单作,施氮,间作模式,产量表现,移相,玉米籽粒,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占地面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全生育期,叶绿素含量,SPAD,拔节期,追肥,hm,2+,吐丝,玉米增产
AB值:
0.1907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