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种植模式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合理的枣棉间作种植模式有利于光资源的利用和产量的提高.为探明枣棉间作系统中棉花产量形成的光合生理机制,筛选出适于南疆的枣棉间作最优种植模式,以枣树-棉花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离树间距1.4 m(M1)、1.0 m(M2)、0.5 m(M3)3个间作处理,以单作棉花为对照(CK),对棉花冠层上方光合有效辐射(PAR)、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 浓度(Ci)5个光合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冠层PAR在花铃期达到最大,间作系统冠层PAR总体低于单作,且随离树间距的增加而增大,M3处理PAR最低,分别较M1、M2处理低10.0%和9.5%;间作总体上提高了棉花的Pn,降低了Tr和Ci,M3处理的Gs在2020年最大,2019年最小,并且M3处理的棉花光合能力总体优于其他处理;枣棉间作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棉花群体水分利用效率,M3处理的WUE最大,2019和2020年较CK分别提高了52.8%和50.4%;M3处理单位面积内棉花产量最高,分别较CK、M1、M2高18.2%、85.9%和37.0%.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M3处理表现最优,主要生育期内等权关联序和加权关联序位次总体排第一.综上,适宜的间作种植模式为M3处理.本研究结果为南疆枣棉间作种植模式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文献关键词:
枣棉间作;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作者姓名:
王沛娟;樊文霞;李燕芳;李田甜;吴全忠;翟云龙;万素梅;陈国栋
作者机构:
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新疆 阿拉尔市 843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沛娟;樊文霞;李燕芳;李田甜;吴全忠;翟云龙;万素梅;陈国栋-.枣棉间作复合系统种植模式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核农学报,2022(10):2035-2045
A类:
枣棉间作
B类:
复合系统,花光,光合特性,间作种植模式,光资源,棉花产量,产量形成,光合生理,生理机制,适于,南疆,优种,枣树,间作模式,M1,M2,M3,单作,花冠,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花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Ci,光合指标,水分利用效率,WUE,各处,花铃期,光合能力,高棉,花群,单位面积,灰色关联度分析,处理表,生育期,序位,位次,模式优化
AB值:
0.2994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