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氮肥用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旱作区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探讨氮肥施用量与种植密度的互作效应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调控机理,以期为减量施肥模式下玉米高产栽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先玉335"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在河西旱作区开展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施氮水平[0(N0)、150?kg/hm2(N1)、300?kg/hm2(N2)、450?kg/hm2(N3)]做主区,种植密度[60000株/hm2(D1)、75000株/hm2(D2)、90000株/hm2(D3)]做裂区,测定玉米生育期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特征及产量等指标.氮肥用量与种植密度的互作效应对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在相同施氮水平、不同种植密度下,N2D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产量较N2D1和N2D2分别提高19.6%和25.6%、54.5%和26.1%、48.43%和16.55%.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N2处理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以及千粒重较N0、N1、N3处理分别提高67.49%、37.79%、47.86%和9.86%、2.88%、3.76%以及18.77%、10.16%、9.67%.在相同种植密度、不同施氮水平下,N2D3处理净光合速率、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产量较N1D3和N3D3分别提高22.3%和21.6%、10.81%和9.91%、28.58%和20.65%.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D3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较D1、D2处理分别提高19.39%、11.33%.结果说明,在合理密植条件下,施用适量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光合生理特性、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河西旱作区,氮肥用量300?kg/hm2(N2)与种植密度90000株/hm2(D3)互作的最优栽培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氮肥利用率、产量及其构成,为进一步发掘密植条件下玉米高产栽培研究提供技术指导.
文献关键词:
氮肥用量;种植密度;玉米;光合特性;产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梁永贤;魏廷邦
作者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邓马营湖生态建设指挥部,甘肃 武威 733000;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甘肃 武威 733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永贤;魏廷邦-.氮肥用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旱作区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10):147-155
A类:
N2D1,N2D2
B类:
氮肥用量,种植密度,旱作区,光合特性,氮肥施用量,互作效应,光合生理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调控机理,减量施肥,施肥模式,玉米高产栽培,河西,大田试验,裂区设计,N0,hm2,做主,玉米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积累特征,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N2D3,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不同施氮水平,N1D3,N3D3,合理密植,栽培模式,光合作用,技术指导
AB值:
0.1989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