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及预后的性别差异研究
文献摘要:
背景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可能在救治和预后方面有异于老年男性AMI患者.而目前中国关于老年AMI患者救治现状和预后的性别差异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不同性别老年AMI患者的救治情况、院内死亡率和1年心血管死亡率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成都地区11家综合医院就诊的1579例老年(>60岁)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56例,女523例.比较不同性别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1年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性别患者出院后1年内心血管死亡的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出院后1年内心血管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女性吸烟、饮酒、PCI史和COPD史、典型胸痛/胸闷症状发生的比例、肌酐水平、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及降脂药物的应用比例低于男性(P<0.05),女性年龄、合并糖尿病史比例、心率、Killip分级≥Ⅱ级比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症状发作至导丝通过的时间(S-to-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导丝时间(FMC-to-B时间)、院内全因死亡率高于男性(P<0.05).女性出院后1年内心血管相关死亡率高于男性(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性别〔HR=1.830,95%CI(1.029,3.255),P=0.040〕、年龄〔HR=1.063,95%CI(1.031,1.095),P<0.00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HR=2.382,95%CI(1.380,4.113),P=0.002〕、心源性休克〔HR=2.474,95%CI(1.259,4.859),P=0.009〕、肌酐〔HR=1.004,95%CI(1.001,1.006),P=0.003〕和PCI〔HR=0.228,95%CI(0.135,0.386),P<0.001〕是老年AMI患者出院后1年内心血管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AMI患者院内行再灌注治疗措施的比例无性别差异,但救治效率和预后存在差异.女性AMI患者院内救治效率更低、心肌总缺血时间更长、药物使用比例更低,且院内全因死亡率和1年内心血管死亡率更高.
文献关键词:
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老年人;性别;治疗结果;院内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
作者姓名:
杨思琪;刘汉雄;余秀琼;童琳;李锦;成联超;陈旭;齐灵垚;罗艳;蔡琳
作者机构: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思琪;刘汉雄;余秀琼;童琳;李锦;成联超;陈旭;齐灵垚;罗艳;蔡琳-.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及预后的性别差异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14):1694-1699,1706
A类:
B类: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性别差异,差异研究,老年女性,性急,AMI,异于,老年男性,救治情况,院内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成都地区,综合医院,中男,治疗现状,预后情况,Kaplan,Meier,患者出院,出院后,生存曲线,Cox,饮酒,PCI,COPD,胸痛,胸闷,肌酐,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女性年龄,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史,Killip,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症状发作,导丝,首次医疗接触,FMC,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相关死亡,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源性休克,内行,再灌注治疗,治疗措施,无性别,救治效率,院内救治,缺血时间,药物使用,心血管疾病,治疗结果
AB值:
0.2730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