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杉木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对大气增温的响应
文献摘要:
以10个不同杉木无性系幼林叶片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地气候因子进行分析基础上,采用微波石蜡快速切片法制作叶片解剖结构,通过观测比较叶片8项解剖结构指标的差异规律,研究不同杉木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在大气增温背景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地2020年度夏季气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降水量变化与之相反,呈现出明显的高温干旱现象.(2)不同杉木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相似,叶肉组织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为典型异面叶;解剖结构指标除下表皮厚度外,其余指标在无性系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变,表现出对大气增温响应的形态可塑性差异.(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自相关关系;气候因子中,月平均气温与栅栏组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月均降水量与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栅海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4)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叶片厚度、表皮组织和角质层为表征杉木叶片解剖结构的典型指标,反映出在大气增温背景下杉木叶片解剖结构变化特征以抵抗强烈光照和减少水分散发的特性.(5)不同杉木无性系叶片可塑性指数均值排序结果为W2>P11>S4>P32>P41>P17>P18>S22>S23>洋061,表明不同杉木无性系对大气增温的生态适应性与之相对应.综上可见,不同杉木无性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叶片具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变化,当气温改变时,杉木可通过叶片解剖结构调整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大气温度带来的高温干旱复合逆境胁迫,未来应充分重视气候变化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杉木;气候变化;针叶解剖结构;可塑性响应;变异系数
作者姓名:
李林鑫;陶长铸;林景泉;李明;马祥庆;吴鹏飞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 350002;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上杭 3642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林鑫;陶长铸;林景泉;李明;马祥庆;吴鹏飞-.不同杉木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对大气增温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20):8385-8397
A类:
P41,针叶解剖结构
B类:
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增温,幼林,地气,气候因子,石蜡,切片法,结构指标,响应特征,度夏,先上,降水量变化,高温干旱,结构相似,叶肉,组织分化,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皮厚,度外,自相关,平均气温,月均,出海,叶片厚度,角质层,木叶,典型指标,可塑性指数,W2,P11,S4,P32,P17,P18,S22,S23,生态适应性,大气温度,逆境胁迫,杉木人工林,可塑性响应
AB值:
0.2680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