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空间距离指数的青藏高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
文献摘要:
生态敏感性是生态系统对外界压力的适应性及遭受破坏的恢复力,开展生态敏感性评价是识别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青藏高原的区域特性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定量构建土地荒漠化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滑坡灾害敏感性和冻融侵蚀敏感性的基础上,通过空间距离指数法对青藏高原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变化模式分析,探讨其时空演变特征和保护管理区划.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综合生态敏感性由西北向东南递减,极度和重度敏感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高大山脉区,不敏感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2)2000-2018年间青藏高原综合生态敏感性指数值从1.49上升到1.51,表明该区域生态敏感性逐步下降,生态环境改善明显;(3)青藏高原生态敏感性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低-低聚集网格数量波动上升,从2000年的7277增至2018年7357,表明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仍存在着一定恶化的风险;(4)根据区域生态敏感性变化模式分析,将青藏高原划分为严格保护区、生态退化区、潜在治理区、生态改善区和综合发展区五个区域,并提出了相应保护与管理对策.研究结果可以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从而有效推动保护管理措施的制定.
文献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时空演变;空间距离指数;青藏高原
作者姓名:
赵正嫄;张云龙;李婷;吕一河;王聪;伍星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正嫄;张云龙;李婷;吕一河;王聪;伍星-.基于空间距离指数的青藏高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J].生态学报,2022(18):7403-7416
A类:
空间距离指数,荒漠化敏感性
B类:
青藏高原,演变分析,外界压力,恢复力,生态敏感性评价,识别区,区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区域特性,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敏感性,滑坡灾害,冻融侵蚀,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式分析,时空演变特征,保护管理,管理区,北向东,极度,敏感区,西北部,大山,山脉,不敏,东南部,敏感性指数,指数值,生态环境改善,感性存在,网格数,增至,保护区,生态退化,退化区,生态改善,综合发展,展区,保护与管理,管理对策,原生态保护
AB值:
0.26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