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碳"目标下东北三省水-能源纽带关系及网络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厘清水-能源联动关系,优化水-能源消费结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首要途径.构建区域资源-经济投入产出模型,以2017年为基准年对东北三省水资源和能源消耗进行测算,并通过展布虚拟水-能源足迹的空间转移变化,分析部门资源流通状况,在此基础上耦合多源数据构建水-能源系统生态网络分析模型,探究水-能源网络耦合特征.结果显示:(1)2017年东北三省直接水资源消费总量为561.97亿n3,能源隐含水总量为30.48亿n3,水资源隐含能消费量为699.25万tee,直接能源消费量为40579.95万tce,虚拟水足迹为474.13亿m3,虚拟能源足迹为54668.6万tce;(2)虚拟水足迹部门转移变化为:辽宁省最大输入路径为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农业,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输入路径则相反;虚拟能源部门转移变化中最大流通部门分别为:建筑业-第三产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采选业-化学工业.(3)水-能源网络循环率均低于40‰,竞争关系是水-能源网络效用矩阵关系中主流关系;在三省中,吉林省水-能源网络的协作性最优,生态网络处于更为稳定的状态之中;水-能源网络耦合后,各省虚拟资源网络共生指数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对各经济部门影响正向效应显著;对比虚拟资源网络,各部门之间的水资源网络控制程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弱,依赖程度普遍加深;能源网络方面部门间控制能力整体偏强,依赖程度总体呈减弱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水能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用能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纽带关系;空间转移;生态网络特征;东北三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菲;曹永强;范帅邦
作者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大连 116029;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连 116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菲;曹永强;范帅邦-."双碳"目标下东北三省水-能源纽带关系及网络特征分析)[J].生态学报,2022(14):5692-5707
A类:
能源足迹,生态网络特征
B类:
东北三省,纽带关系,联动关系,能源消费结构,区域资源,经济投入,投入产出模型,能源消耗,展布,空间转移,资源流通,多源数据,建水,能源系统,系统生态,生态网络分析,能源网络,网络耦合,耦合特征,省直,接水,消费总量,n3,隐含能,能消费,tee,直接能源,能源消费量,tce,虚拟水足迹,大输,入路,烟草,加工业,吉林省,黑龙江省,能源部,最大流,建筑业,第三产业,金属冶炼,制品业,采选,化学工业,循环率,竞争关系,协作性,虚拟资源,资源网络,网络共生,共生指数,度增长,经济部门,正向效应,网络控制,控制程度,依赖程度,控制能力,水能
AB值:
0.3739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