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生态足迹-净初级生产力的珠三角城市群经济与生态的关系
文献摘要: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人类活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本研究利用MO-DIS 遥感数据,基于净初级生产力 的生态足迹法(EF-NPP),对珠三角城市群 6 大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区2000-202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适度人口的变化.结果表明:2000-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不断上升,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占用最高,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出西部高、中部低、东北部较高的空间变化特征;人均生态承载力高值集中分布在肇庆市、江门市,低值集中分布在深圳市、东莞市、佛山市、中山市;生态适度人口与区域实际人口的差距随时间呈增大趋势,其中,2020年生态适度人口与区域实际人口的差距达3062万人,区域实际人口数远大于生态适度人口数,人口压力大;三大产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高,人均生态足迹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在研究期间增加3.68万元·hm-2,年均增速为0.18万元·hm-2,且第三产业的增加速度最快.研究结果能为中小尺度区域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文献关键词:
珠三角城市群;生态足迹-净初级生产力(EF-NPP);生态足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奥勇;张梦娜;赵永华;王晓峰;白召弟;蒋嶺峰
作者机构:
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西安710054;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奥勇;张梦娜;赵永华;王晓峰;白召弟;蒋嶺峰-.基于生态足迹-净初级生产力的珠三角城市群经济与生态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22(07):2001-2008
A类:
B类:
净初级生产力,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群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利用,MO,DIS,遥感数据,生态足迹法,EF,NPP,生物生产,土地面积,产量因子,人均生态足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适度人口,化石能源,生态占用,东北部,空间变化特征,人均生态承载力,肇庆市,江门市,低值,东莞市,佛山市,中山市,人口数,远大于,人口压力,三大产业,所能,hm,第三产业,中小尺度
AB值:
0.2655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