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一种新型微创腰椎融合工具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腰椎融合技术工具在临床上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腰椎峡部裂的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新型腰椎融合工具治疗组)和B组(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LIF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伤口长度、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等情况,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在年龄、性别、BMI、手术节段、术前VAS评分、术前JOA评分、术前ODI评分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伤口长度、术中X线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口疼痛VAS评分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14天、术后1个月JOA评分及ODI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在治疗腰椎峡部裂方面,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伤口小、恢复快等优势,同时症状缓解明显、疗效满意.然而与PLIF技术对比,术中X线透视次数较多.
文献关键词:
腰椎融合;腰椎峡部裂;前瞻性研究
作者姓名:
付拴虎;覃海飚;钟远鸣;覃浩然;韦家鼎;伍亮;陈勇喜;宋泉生;卢大汉;谷金;许伟
作者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南宁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 南宁53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付拴虎;覃海飚;钟远鸣;覃浩然;韦家鼎;伍亮;陈勇喜;宋泉生;卢大汉;谷金;许伟-.一种新型微创腰椎融合工具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22(18):2318-2323,2330
A类:
B类:
微创,腰椎融合,腰椎峡部裂,融合技术,技术工具,性选择,中医药大学,医院住院,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LIF,体质量指数,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伤口,术后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统计学分析,术口疼痛,时症,症状缓解,解明,技术对比,前瞻性研究
AB值:
0.2266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