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与优质储层成因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合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是全球油气勘探的"三新"领域之一,整体低渗-致密背景下相对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是深层—超深层勘探的甜点.勘探实践和研究表明,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深度为4~8 km)碎屑岩仍可发育原生孔隙主导型、次生孔隙主导型、孔-缝复合型和裂缝主导型优质储层;在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中,古生界储层以次生孔隙型为主、原生孔隙型为辅,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储层以原生孔隙型为主、次生孔隙型为辅,新生界储层原生孔隙型和次生孔隙型均可大量发育,且中生界勘探突破深度整体深于古生界和新生界.浅层—深层多成因溶解成孔作用控制了深层—超深层储层中次生孔隙的发育,构造作用控制了裂缝的发育,早期胶结作用(绿泥石包壳、碳酸盐胶结壳)、浅层流体超压、烃类早期充注和低时间—温度指数(TTI)型埋藏史—热演化史控制了不同地质背景下储层中孔、缝向深层—超深层的有效保存.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储层的发育是有利的沉积作用、埋藏史—热演化史、流体压力史、成岩史—孔隙演化史—油气充注史等相互耦合的结果,其发育存在:①中—浅层流体超压、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原生孔隙主导型,②浅层绿泥石包壳主控、中—浅/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③早期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超压主控、中—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④地表淋滤成孔、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次生孔隙型,⑤多成因溶解主控—晚期烃类充注的次生孔隙型5种典型模式.缺少大规模断裂系统沟通时,埋藏溶解作用增孔量有限,多种类型的"浅成-深保"是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储层发育的关键.碎屑岩油气储层孔隙的保存极限决定了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下限,深层—超深层油气储层中"烃-水-岩"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持续影响储层质量和油气质量演化,高温高压条件下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约束的储层孔隙保存极限深度是下一步研究重点.
文献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储集空间;成储机制;保存极限
作者姓名:
操应长;远光辉;杨海军;王艳忠;刘可禹;昝念民;葸克来;王健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58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新疆库尔勒84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操应长;远光辉;杨海军;王艳忠;刘可禹;昝念民;葸克来;王健-.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与优质储层成因研究进展)[J].石油学报,2022(01):112-140
A类:
碎屑岩优质储层,保存极限
B类:
含油气盆地,超深层,深层碎屑岩,勘探现状,储层成因,成因研究,合油,全球油气勘探,三新,低渗,深层勘探,甜点,勘探实践,原生孔隙,主导型,次生孔隙,古生界,以次,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勘探突破,深于,成孔,构造作用,胶结作用,绿泥石,包壳,碳酸盐胶结,层流,流体超压,温度指数,TTI,埋藏史,热演化史,不同地质背景,油气储层,沉积作用,流体压力,成岩,孔隙演化,油气充注史,互耦,主控,深层油气,浅埋,深埋,淋滤,烃类充注,典型模式,断裂系统,解作,多种类型,储层孔隙,下限,储层质量,高温高压,压条,孔隙保存,储集空间,成储机制
AB值:
0.261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