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小流域单元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文献摘要:
为探究不同评价指标体系对泥石流易发性评估结果的影响,选取植被覆盖度、地层岩性、地表起伏度、地表粗糙度、沟壑密度、距断层距离和地震峰值加速度共7个评价因子组成对照组指标体系,通过坡体稳定性分析得到潜在失稳面积与小流域面积比评价指标,构建包括地表起伏度、地表粗糙度、沟壑密度、距断层距离、地震峰值加速度和潜在物源分布面积与小流域面积比的试验组指标体系,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将安宁河流域划分为高、较高、中、较低、低5个泥石流易发性区.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组指标体系与对照组指标体系的泥石流易发性高易发区和较高易发区频率比值分别占总频率比值的88.17%和85.88%,表明两种评价指标体系均客观、有效地评价了安宁河流域的泥石流易发性.试验组指标体系的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达0.767,与对照组指标体系的AUC值相比提升了1.99%,表明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坡体稳定性因子相较于仅考虑孕灾环境因子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结果更好.研究结果为提高泥石流易发性评估结果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关键词:
安宁河流域;指标体系;确定性系数模型;泥石流易发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攀;葛永刚;孙庆敏;梁馨月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610041;西藏大学工学院,拉萨850000;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攀;葛永刚;孙庆敏;梁馨月-.基于小流域单元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9):12764-12771
A类:
B类:
小流域,流域单元,泥石流易发性,植被覆盖度,地层岩性,地表起伏度,地表粗糙度,沟壑密度,峰值加速度,评价因子,子组,坡体,稳定性分析,稳面积,流域面积,面积比,物源,分布面积,确定性系数模型,安宁河流域,易发区,频率比,area,un,der,curve,易发性评价指标,稳定性因子,孕灾环境因子
AB值:
0.20641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