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无中导洞连拱隧道掌子面纵向间距优化
文献摘要:
作为一种大跨径地下结构形式连拱隧道结构复杂,无中导洞法能在提高施工速度的基础上降低中隔墙渗漏水.为研究连拱隧道无中导洞法施工活动对隧道先后行洞的影响程度,以陈家滩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间距下先后行洞的影响范围、先后行洞的影响程度以及中隔墙的倾覆趋势.结果表明:当先行洞开挖至控制截面5m范围内时,对围岩的影响最大,其围岩位移释放系数增量达到了40%以上;超过控制截面10 m时其围岩释放系数达到了93%以上,影响程度较小;超过20 m时影响程度可以忽略.当先后行洞纵向间距大于35 m时,影响程度接近10%,纵向间距大于40 m时,影响程度小于10%.从中隔墙的倾覆程度来看,当先行洞开挖完成时,中隔墙的倾斜程度达到最大,倾斜度约为3.28×10-4;而纵向间距大于30 m时倾斜度差值为0.351×10-4,此时中隔墙倾斜程度较大极差较小,有利于中隔墙受力.故先后行洞开挖掌子面纵向间距建议控制在30~40 m.
文献关键词:
公路隧道;连拱隧道;无中导洞法;开挖面纵向间距
作者姓名:
王永东;柏文军;陈媛媛;刘洋;万善通
作者机构: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西安71006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永东;柏文军;陈媛媛;刘洋;万善通-.无中导洞连拱隧道掌子面纵向间距优化)[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1):9355-9363
A类:
无中导洞法,开挖面纵向间距
B类:
连拱隧道,隧道掌子面,间距优化,大跨径,地下结构,结构形式,隧道结构,施工速度,中隔墙,渗漏水,法施,施工活动,陈家,数值模拟研究,影响范围,倾覆,当先,先行洞,控制截面,5m,围岩位移,倾斜度,极差,后行洞开挖,公路隧道
AB值:
0.2004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