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效果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后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冠心病PCI后患者348例,随机分为电针组167例、非电针组155例.两组均接受标准的药物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每周治疗3次,共24周.两组治疗后行冠脉造影,记录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S100A4.治疗后随访至少12个月或以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为随访终点,比较两组的生存时间及MACE发生情况.结果 电针组、非电针组分别发生ISR 15例(8.98%)、39例(25.16%),两组比较P<0.05.治疗前后电针组血清S100A4水平分别为(515.06±13.24)、(412.07±14.56)ng/mL,非电针组分别为(513.06±14.24)、(510.91±13.01)ng/mL;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电针组血清S100A4水平降低,且低于非电针组治疗后(P均<0.05).电针组MACE发生率为10.18%,非电针组为25.81%,两组比较P<0.05.电针组生存时间为(10.11±0.87)月,非电针组生存时间为(7.55±0.64)月;两组比较P<0.05.结论 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后ISR的发生率、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可能与其降低血清S100A4水平有关.
文献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电针刺激;内关穴;郄门穴;冠心病
作者姓名:
刘芙君;陈黎明;王勇
作者机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推拿科,济南25002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芙君;陈黎明;王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22(35):75-77
A类:
B类: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电针刺激,内关穴,郄门穴,支架内再狭窄,效果观察,PCI,后行,冠脉造影,ISR,S100A4,或以,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生存时间,平降,低血清
AB值:
0.1209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