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6例小儿隐睾鞘膜内扭转的诊断及治疗
文献摘要:
目的 总结小儿隐睾鞘膜内扭转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6例小儿隐睾鞘膜内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4.45岁,平均发病时间26.2 h,外院首诊3例分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炎症.5例在全麻下行腹股沟管切开探查术,1例由腹腔镜探查改腹股沟切口进入;显露睾丸后,均立刻将扭转的睾丸复位,并用温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如果睾丸由暗紫色逐渐转为淡红色,松解后下降固定于阴囊底;若颜色未恢复,小切口将睾丸白膜打开深达髓质,等待10 min评估新鲜动脉出血情况,Arda分级评估Ⅰ级和Ⅱ级的睾丸予以保留并行下降固定术,评估Ⅲ级的睾丸予以切除.结果 患儿均为腹股沟管型鞘膜内隐睾扭转,其中左侧4例、右侧2例;扭转角度分别为360°、450°、540°、720°、720°、900°,平均630°.5例患儿因睾丸坏死行睾丸切除术,并固定对侧睾丸,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睾丸坏死;1例睾丸扭转复位后血供恢复,行下降固定术,同时固定对侧睾丸.术后患儿切口愈合均良好,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定期复查B超,结果均提示复位保留的睾丸及对侧睾丸均位于阴囊内,血供良好,无扭转、回缩、萎缩等异常.结论 小儿隐睾鞘膜内扭转相对少见,易误诊,多于婴幼儿时期发病,睾丸切除率高,快速诊断和早期手术是挽救隐睾成功的关键.
文献关键词:
隐睾;鞘膜内扭转;睾丸坏死;小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浩;王英俊;胡伟泽;戴育坚;郑辉明;孙小刚;王若义
作者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福建泉州362000;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浩;王英俊;胡伟泽;戴育坚;郑辉明;孙小刚;王若义-.6例小儿隐睾鞘膜内扭转的诊断及治疗)[J].山东医药,2022(17):75-77
A类:
鞘膜内扭转,Arda
B类:
小儿隐睾,诊断及治疗,治疗经验,平均年龄,发病时间,外院,首诊,急性胃肠炎,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麻,切开,腹腔镜探查,腹股沟切口,显露,立刻,复位,温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暗紫色,淡红色,松解,定于,阴囊,小切口,白膜,深达,髓质,血情,分级评估,固定术,管型,内隐,扭转角度,睾丸坏死,死行,睾丸切除术,对侧,术后病理,病理结果,睾丸扭转,血供,术后患儿,切口愈合,术后随访,随访时间,复查,回缩,误诊,婴幼儿时期,切除率,快速诊断,早期手术,挽救
AB值:
0.3431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