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及卒中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后睡眠障碍与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其他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AIS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46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mRS评分3~6分]60例(预后不良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STOP-Bang问卷(SBQ)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睡眠情况,分析PSQI、ESS、SBQ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收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PSQI、E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预后不良组患者PSQI、ESS、SBQ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评分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251,P<0.05).年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糖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ONT)与预后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评分大于7分、年龄大于60岁、纤维蛋白原水平大于4 g/L、NIHSS评分大于8分、ONT>4.5 h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0.728,0.847,0.427,0.619,0.557,P<0.05).结论 AIS患者睡眠质量下降,日间瞌睡倾向明显;预后不良患者睡眠质量下降、日间瞌睡、睡眠呼吸暂停现象较预后良好患者更为明显;PSQI评分大于7分、年龄大于60岁、纤维蛋白原水平大于4 g/L、NIHSS评分大于8分、ONT>4.5 h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睡眠障碍;危险因素;预后
作者姓名:
王卫华;贺赟;于梦伟;汪可强;陈贵海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安徽巢湖 23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卫华;贺赟;于梦伟;汪可强;陈贵海-.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及卒中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J].重庆医学,2022(24):4160-4164
A类:
B类:
急性缺血性卒中,卒中后睡眠障碍,卒中危险因素,AIS,该院,RANKIN,mRS,预后不良,健康体检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嗜睡,ESS,STOP,Bang,SBQ,睡眠情况,相关危险因素,纤维蛋白原,原水,血糖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溶栓时间,ONT,NIHSS,优势比,患者睡眠质量,日间,瞌睡,睡眠呼吸暂停
AB值:
0.2315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