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评价
文献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并结合黄淮地区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黄淮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黄淮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上呈现东部优于西部、北部优于南部的特征;2009-2019年除山东的耦合协调度略有下降外,安徽、河南、江苏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总体趋于优化,区域间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各省份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短板,安徽、河南在研究期间属于新型城镇化滞后型,山东、江苏则属于农业现代化滞后型,且随着时间变化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文献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黄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涛;杨佳怡;陈池波
作者机构:
长江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荆州43420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武汉43007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涛;杨佳怡;陈池波-.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2(12):70-74
A类:
B类:
新型城镇化,协调度评价,耦合协调发展,协调发展作用,黄淮地区,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农业现代化水平,部优,耦合度,区域间,发展差异,城乡差距
AB值:
0.1699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