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资源利用与灾害应对:陕甘宁边区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文献摘要:
陕甘宁边区境内有各种野生动物生存其间,野生动物被视为调剂生活、增加收入的重要资源,边区军民通过"打山"获取野生动物.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野生动物频繁进入农耕区咬死、咬伤人畜,啃食庄稼,边区政府和民众依靠除害运动加以应对.陕甘宁边区时期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持续紧张状态,是当时人与自然竞争、斗争结果的外化表现,是在战争环境下人类面对严重生存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具有特殊的时空尺度特性.打山和除害运动一方面造成一些大型兽类减退,生物多样性降低;另一方面又使得人畜生命和农业生产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也破除了迷信,提高了政府威望.探索不同时期人对自然认识、利用和改造以实现其价值的史实,让自然走进历史,并为保障自然完整、和谐、美丽贡献历史殷鉴,应是当代环境历史研究者的职责.
文献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灾害应对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程森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71011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森-.资源利用与灾害应对:陕甘宁边区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04):22-36
A类:
B类:
灾害应对,陕甘宁边区,人与野生动物,其间,调剂,增加收入,军民,农耕区,咬死,咬伤,伤人,人畜,啃食,庄稼,区政府,除害,紧张状态,时人,外化,重生,时空尺度,尺度特性,兽类,减退,畜生,迷信,威望,史实,走进历史,殷鉴,历史研究
AB值:
0.3540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