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海水入侵区含水层中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意义
文献摘要:
海水入侵引起的地下水咸化是沿海地区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物理化学梯度变化,严重影响了原生态环境.为研究海水入侵影响下含水层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揭示海水入侵对原位微生物群落的环境影响,采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含水层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和比较,并探讨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主要分属于47个原核微生物门类,其中最丰富的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而古菌的群落结构以奇古菌(Thaumarchaeota)和广古菌(Euryarchaeota)为主,且Thaumarchaeota和Euryarchaeota在高浓度咸水中丰富度更高.不同盐度梯度下微生物群落之间共有的OTUs占比为59%,在一些高浓度咸水样品中存在大量的脱硫弧菌属和甲烷球菌厌氧微生物.虽然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并不完全与盐度梯度一致,但在溶解性总固体(TDS)浓度大于1 g/L的含盐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TDS和总氮(TN)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分布最显著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海水侵蚀下的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其环境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含水层;珠江三角洲;高通量测序
作者姓名:
桑石磊;黄柏强;王永智;刘华雪;许莉佳;张晋
作者机构: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535;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8;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桑石磊;黄柏强;王永智;刘华雪;许莉佳;张晋-.海水入侵区含水层中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意义)[J].环境科学研究,2022(06):1458-1466
A类:
B类:
海水入侵,含水层,原核,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咸化,沿海地区,物理化学,梯度变化,原生态环境,微生物群落分析,珠江三角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组成,分属,门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古菌,Thaumarchaeota,Euryarchaeota,咸水,丰富度,盐度,OTUs,水样,脱硫弧菌属,厌氧微生物,溶解性总固体,TDS,含盐,典范对应分析,CCA,总氮,TN,群落分布,环境因子,海水侵蚀,群落的结构
AB值:
0.2631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