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经腹膜后途径与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RLA)与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TLA)治疗局限性肾上腺皮质癌(A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22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15例;中位年龄46 (37,54)岁。22例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按照手术路径不同分为RLA组和TLA组。RLA组和TLA组各11例,RLA组与TLA组年龄[44 (35,54)岁与46(41,55)岁,
P = 0.793]、性别(男/女:3/8与4/7,
P = 1.00)、肿瘤有内分泌功能者比例(3/11与4/11,
P = 1.00)、肿瘤位置(左/右:6/6与7/4,
P = 1.00)、合并基础疾病比例(4/11与3/11,
P = 1.0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LA组较TLA组肿瘤最大径更小[3.0(2.5,8.4) cm与7.7(5.2,8.4) cm,
P = 0.001],Ⅰ期患者所占比例更多[90.9%(10/11)与18.2%(2/11),
P = 0.002]。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肿瘤学预后结局;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
结果:RLA组较TLA组手术时间[90(70,100)min与110 (90,120) min,
P = 0.005]和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2(2,3)d与3(2,6)d,
P = 0.002]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A组中1例因术中肿瘤破裂转为开放手术。TLA组1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两组均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ACC,两组Ki-67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35%)与10%(9%,25%),
P = 0.484]。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8(26,98)个月和31(18,49)个月(
P = 0.237)。RLA组与TLA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率[36.4%(4/11)与63.6%(7/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39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RLA组和TLA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3.6%和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118);术后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8.3%和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485)。
结论:对于局限性(Ⅰ/Ⅱ期)ACC患者,RLA和TLA均安全可行,具有类似的肿瘤学控制效果;此外,RLA具有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更短的优势。本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研究结论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文献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经腹腔途径;经腹膜后途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侃;张帆;张富勋;唐勇泉;梁嘉宇;周亮;沈思魁;刘志洪;朱育春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泌尿外科研究所,成都 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侃;张帆;张富勋;唐勇泉;梁嘉宇;周亮;沈思魁;刘志洪;朱育春-.经腹膜后途径与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2(11):830-834
A类:
B类:
经腹膜后途径,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皮质癌,疗效和安全性,RLA,TLA,ACC,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分期,手术路径,内分泌功能,能者,肿瘤位置,合并基础疾病,面差,肿瘤最大径,围手术期指标,肿瘤学,预后结局,Kaplan,Meier,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组手,手术时间,拔除引流管,肿瘤破裂,开放手术,切口感染,死亡病例,术后病理检查,Ki,随访时间,术后局部复发,复发转移率,生存分析,均安,术后引流,多中心,大样本,肾上腺皮质肿瘤
AB值:
0.2027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