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1912-1949年中国地理学者的发展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本文基于多种资料,梳理了 1912-1949年中国地理学者姓名、生卒年、籍贯、领域、教育与工作经历等数据,从来源、增长、结构3个层面讨论当时中国地理学者发展进程.研究发现1912-1949年间:①地理学者在来源层面可分舆地学者、外聘地理学者、现代学制培养地理学者(含有交集关系的国内培养学者、留学培养学者、跨学科学者)3种类型,不同类型群体对地理学者发展的影响差异明显;②地理学者数量发展可分1912-1927年波动增长,1928-1939年持续增长,1940-1941年急速增长和1942-1949年放缓增长4个时期;③中国地理学者学科结构、领域结构、学缘结构、地域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均表现为失衡但失衡程度趋于降低的态势;④地理学者发展与地理教学、研究机构发展关系密切,特别是高等地理教学机构对地理学者发展有多重影响.1912-1949年中国地理学者的发展为中国科学地理学的持续进步奠定了人才基础,其过程同时是中国近现代地理学转型的一个侧面.
文献关键词:
地理学者;来源类型;增长过程;结构特征;1912-1949;中国
作者姓名:
孙俊;汤茂林;潘玉君;武友德;张晓梅;梁栩琪;郭玉珊;宋慧仙;和晓江;牛天有;刘浩
作者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昆明650500;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23;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俊;汤茂林;潘玉君;武友德;张晓梅;梁栩琪;郭玉珊;宋慧仙;和晓江;牛天有;刘浩-.1912-1949年中国地理学者的发展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22(10):2668-2682
A类:
B类:
中国地理,地理学者,发展特征,姓名,生卒年,籍贯,工作经历,从来,舆地学,外聘,养地,交集,留学,跨学科学,影响差异,急速,放缓,学科结构,地域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地理教学,发展关系,多重影响,人才基础,中国近现代,代地,来源类型,增长过程
AB值:
0.3303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