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DLM与CLM5模型模拟对比研究
文献摘要:
作物生长与气候的互馈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陆面模型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其模型框架、算法设计及参数化方案的不同会直接导致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为探究陆面模型DLM(dynamic land model)和CLM5(community land model)在作物生长及农田热通量模拟方面的差异及原因,评估2个模型在华北平原作物研究中的适用程度,论文开展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站点的模拟对比研究.结果 显示,DLM的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模拟值更高,与观测值更为接近;CLM5模型则在冬小麦模拟中略优.DLM的潜热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性普遍更高,可能反映了DLM采用的彭曼公式、双叶策略比CLM5采用基于水势梯度质量守恒、大叶策略的潜热计算方法更具优势.对于产量,模型当前的估测能力并不理想.总的来说,在默认设定下,2个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基本反映研究区农田站点内夏玉米和冬小麦的生长规律,但与实测值存在一定偏差.模型在该区域的适用性可能需要通过添加农田管理措施、算法优化和参数本地化等方式进一步提高.
文献关键词:
夏玉米—冬小麦轮作;DLM模型;CLM5模型;生长模拟;模型对比与评估;华北平原
作者姓名:
王菲;陈报章;陈婧;张慧芳;郭立峰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北京市气象局,北京10008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菲;陈报章;陈婧;张慧芳;郭立峰-.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DLM与CLM5模型模拟对比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2(02):289-303
A类:
CLM5,模型对比与评估
B类: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DLM,模型模拟,作物生长,变化研究,陆面模型,研究工具,模型框架,算法设计,参数化方案,dynamic,land,model,community,热通量,原作,叶面积指数,总初级生产力,观测值,潜热,热模拟,彭曼公式,双叶,基于水,水势,质量守恒,热计算,估测,总的来说,默认,定下,生长规律,实测值,加农,农田管理措施,算法优化,数本,本地化,生长模拟
AB值:
0.3509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