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口头诗学当代意义的再认识
文献摘要:
数字语音时代的来临,使基于口语的相关文艺样态得以复兴.新时代语音-口传文艺,在视觉-音频传输中彰显了强大能量,突破了书面文学独占局面.这种后现代式颠覆,让我们返回前现代民族民间史诗等口头传统,形成对口头诗学的再认识.口头传统表现出时间相关性,并在历史时间性上呈现出双向的复述,即代代相传过程中活态创作的前行复述,以及力图追溯并忠实于原本的向后复述.口头传统虽难如书面文学一样遵循规范文本,却仍受制于"万变不离其宗"的古典思维.随着研究视域转向对复述者和听众的关注,口头传统的空间性,即方言叙事和本土叙事对传统进行的命名,为纵向的时间性传统观念增加了可以进一步思考的横向维度,而这显然可以成为解答各种文化传统如何走进异域的可能进路.
文献关键词:
口头诗学;复述;流传物;时间性;传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意娜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意娜-.口头诗学当代意义的再认识)[J].民族文学研究,2022(05):125-133
A类:
流传物
B类:
口头诗学,当代意义,再认识,数字语音,口语,口传,音频传输,大能量,书面文学,独占,后现代,返回,前现代,现代民族,民族民间,史诗,口头传统,对口,时间相关性,历史时间,时间性,复述,代代相传,传过,活态,忠实,范文,受制于,万变不离其宗,研究视域,听众,空间性,方言,本土叙事,传统观念,横向维度,解答,文化传统,异域
AB值:
0.4116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