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口头诗学的文本观
文献摘要:
在口头诗学视野中,音声文本的听觉属性使其在传播过程中被"整序接受"."往昔的音声"转化为"书写的遗骸",进而具有口头和书写"双通道双媒介"的特征,两者既各自发展又彼此纠缠,言文互缘,形成"文本聚簇"现象.文人制作的口头文学作为"以传统为取向的文本",具有"言文桥接"的文学再生产意义.口头文学演述人的"大脑文本"则由"三层两径"构成其基本属性,在演述传统的规律性运作下源源不断地生成为多重形态的口头文本.口头文本的文类归属以谱系关系共存于文化生境中.在演述过程中形成的口头文本,还往往带有"伴生文本",而演述人及其受众都深度参与了文本意义的共时性制作和历时性传承与传播.
文献关键词:
文本性;整序接受;言文互缘;文本聚簇;大脑文本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朝戈金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J].文学遗产,2022(03):21-34
A类:
整序接受,言文互缘,文本聚簇
B类:
口头诗学,本观,野中,音声,听觉,传播过程,往昔,遗骸,双通道,纠缠,口头文学,桥接,再生产,大脑文本,基本属性,源源不断,口头文本,文类,类归,生境,伴生,深度参与,文本意义,共时性,历时性,传承与传播,文本性
AB值:
0.3364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