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长期随访结果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02年4月至2022年4月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4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1例;年龄19~80岁,平均45.6岁;患者病程8个月至33年。其中尿道外伤术后尿失禁24例,神经源性尿失禁9例,前列腺术后尿失禁13例。术前每日尿垫使用量(3.5±1.0)片,尿失禁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视觉模拟症状(VAS)评分(7.1±1.2)分。46例均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其中20例植入术前行药物治疗或尿路相关手术(口服抗胆碱能药物5例,尿道狭窄切开术2例,括约肌切开术3例,尿道扩张术5例,尿道结石碎石术1例,肠道膀胱扩大术4例)。45例男性中25例经会阴入路,20例经阴囊入路;1例女性采用经腹入路。根据术中测量球部尿道周径选择袖套,其中男性16例袖套周径为4.5 cm,29例为4.0 cm;1例女性患者袖套周径为8 cm。随访手术长期疗效,观察患者术后控尿情况(社交控尿定义为每日使用尿垫≤1片,完全干燥定义为无需使用尿垫),装置使用状态及并发症。对比不同病因、手术入路及袖套周径患者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9年,平均7.1年。截至末次随访,32例(69.6%)仍正常使用初次安装的括约肌装置,3例(6.5%)行1次修复手术植入新装置后可维持控尿,11例(23.9%)因术后并发症取出装置。术后35例(76.1%)达到社交控尿,其中16例(34.8%)达到完全干燥。术后患者尿垫使用量为(1.2±0.6)片/日,较术前显著下降( P <0.001);尿失禁对生活质量影响的VAS评分为(2.6±1.9)分,较术前显著下降( P <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6%(15/46),其中感染4例,局部侵蚀5例,机械故障3例,排尿困难2例,尿道萎缩1例。尿道外伤术后尿失禁、神经源性尿失禁、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术后社交控尿率[75.0%(18/24)与66.7%(6/9)与84.6%(11/13)]、并发症发生率[37.5%(9/24)与33.3%(3/9)与23.1%(3/13)]及装置修复手术率[37.5%(9/24)与33.3%(3/9)与15.4%(2/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会阴入路患者与经阴囊入路患者,术后完全干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25)与40%(8/20), P=0.76],术后装置使用无故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15/25)与80%(16/20), P=0.20]。袖套周径为4.5cm与4.0cm患者的术后社交控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12/16)与65.5%(19/29), P=0.74]。 结论: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为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治疗方式。不同病因、手术入路及袖套周径患者术后控尿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文献关键词:
尿失禁,压力性;人工尿道括约肌;控尿率;并发症;疗效
作者姓名:
张帆;廖利民;付光;熊宗胜;鞠彦合;陈国庆;李兴;查丽华;丛惠伶;王祎明;吴娟;李东;韩春生;靖华芳;高轶
作者机构: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神经泌尿科,北京 100068
引用格式:
[1]张帆;廖利民;付光;熊宗胜;鞠彦合;陈国庆;李兴;查丽华;丛惠伶;王祎明;吴娟;李东;韩春生;靖华芳;高轶-.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长期随访结果)[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2(09):659-664
A类:
B类: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压力性尿失禁,长期随访,随访结果,长期疗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外伤,神经源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生活质量影响,视觉模拟,VAS,尿路,抗胆碱能药物,尿道狭窄,括约肌切开术,扩张术,尿道结石,碎石术,膀胱扩大术,经会阴入路,经阴,阴囊,经腹入路,球部,袖套,中男,女性患者,使用状态,不同病因,手术入路,手术效果,术后随访,修复手术,手术植入,新装置,术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机械故障,排尿困难,控尿率,手术率,干燥率,无故障,故障率,5cm,0cm,括约肌功能
AB值:
0.2088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