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形态多样性及其演化意义
文献摘要:
近年对许家窑、许昌、华龙洞、澎湖、夏河、哈尔滨等人类化石开展的系统研究,引发了学界对中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分类的不同认识.基于对相关中国人类化石形态特征的分析,作者提出这一时期中国人类化石形态特征表现为四种类型:1)以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共有特征为主;2)以原始特征为主;3)以现代特征为主;4)独特形态组合.多数化石形态特征表现为前三种类型,而许昌和许家窑这种以硕大的头骨和巨大颅容量构成的独特形态组合在其他同时期化石还没有发现.化石形态的多样性提示,不同类型的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对现代人的形成贡献不同.作者认为在该时期的人类化石形态多样性规律还未阐明的情况下,将具有混合或镶嵌特征的相关人类化石归入分类地位不确定的人群较为合适.
文献关键词:
中更新世晚期;古老型智人;形态多样性;分类;演化
作者姓名:
刘武;吴秀杰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武;吴秀杰-.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形态多样性及其演化意义)[J].人类学学报,2022(04):563-575
A类:
古老型智人
B类:
中更新世晚期,古人类化石,形态多样性,许家,许昌,华龙,龙洞,澎湖,夏河,哈尔滨,人类演化,特征表现,共有特征,三种类型,硕大,头骨,有发现,现代人,镶嵌,归入,分类地位
AB值:
0.2888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