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草原红牛 PDK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草原红牛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系.[方法]挑选120头中国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PDK4基因第1~11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及群体遗传参数等.利用SPSS 21.0软件对中国草原红牛PDK4基因SNP位点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熟肉率、肉嫩度、失水率、pH、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含量、初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中国草原红牛PDK4基因外显子8和外显子11上共检测到3个SNPs;PDK4基因第8外显子57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G57C),且引起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存在GG、GC和CC 3种基因型;PDK4基因第11外显子在330和389 bp处存在2个SNPs位点(G330T和C389T),在G330T位点上存在GG、GT和TT 3种基因型;在C389T位点上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草原红牛第8外显子G57C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第11外显子的G330T和C398T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群体遗传参数分析发现,第8外显子G57C突变位点属于低度多态性位点(PIC<0.25),等位基因数为1.1429,表明其在中国草原红牛中的变异较小;第11外显子G330T和C398T属于中度多态性位点(0.25<PIC<0.5),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6431和1.6447,说明该遗传标记能够提供遗传信息.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DK4基因第8外显子中G57C位点GG和CC基因型个体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GC基因型(P<0.05);第11外显子G330T位点GG基因型滴水损失和初水分量显著高于GT基因型(P<0.05);GG基因型肉嫩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GT基因型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C389T处CT基因型失水率显著低于TT基因型(P<0.05).[结论]PDK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草原红牛肉质性状相关,可作为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
文献关键词:
PDK4基因;中国草原红牛;肉质性状;多态性;关联分析
作者姓名:
马彦茹;于永生;曹阳;秦立红;赵玉民;吴健
作者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春130118;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130033;农业农村部肉牛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公主岭136100;农业农村部东北种牛性能测定中心,公主岭136100;吉林省肉牛繁育及养殖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公主岭136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彦茹;于永生;曹阳;秦立红;赵玉民;吴健-.中国草原红牛 PDK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22(06):2186-2194
A类:
中国草原红牛,G57C,G330T,C389T,C398T
B类:
PDK4,基因多态性,肉质性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yruvate,dehydrogenase,kinase,头中,Sanger,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群体遗传,遗传参数,位点多态性,熟肉率,嫩度,失水率,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SNPs,bp,GG,CC,GT,TT,适合性检验,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参数分析,突变位点,低度,多态性位点,PIC,等位基因,遗传标记,遗传信息,牛肉,候选基因
AB值:
0.1470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