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为探究后经济危机时期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基尼系数、空间相关性分析、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采用天眼查企业数据库以及相关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2009-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稳步发展,由出口导向转为内需拉动.2)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蓄势待发,中部及川渝地区的城市发展迅猛而东北地区陷入发展困境,企业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3)深圳、东莞等城市一直为产业重要集聚区,城市两级分化严重.3)总体上,企业更倾向于选址在产业协同集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劳动力成本较高而经济后发城市;在城市群尺度,不同因素对不同城市群存在异质性,反映产业发展水平、特点存在很大差异,长三角企业偏好创新能力高、产业市场化水平高且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珠三角企业偏好劳动力成本高的城市,京津冀城市偏好劳动力成本高且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成渝地区企业偏好产业市场化水平高且创新能力弱的后发城市,长江中游城市偏好劳动力成本高的后发城市.
文献关键词:
电子信息制造业;区位选择;城市群;负二项回归;中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瑜满;梁育填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瑜满;梁育填-.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J].热带地理,2022(12):1980-1992
A类:
B类:
电子信息制造业,时空格局演化,经济危机,机时,时空变化,基尼系数,空间相关性分析,负二项回归模型,天眼,企业数据库,关城,统计年鉴,稳步发展,出口导向,内需,企业主,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蓄势待发,川渝地区,发展困境,东莞,集聚区,两级,产业协同集聚,集聚程度,劳动力成本,不同因素,同城,产业发展水平,长三角企业,企业偏好,市场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京津冀,成渝地区,区位选择
AB值:
0.29734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