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分层土中裙式吸力基础吸力沉贯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文献摘要:
针对一种新型海上风电基础形式-裙式吸力基础,开展模型试验,研究其在分层土地基中的沉贯特性.讨论了土层分布形式(砂土、黏性土、上层砂土及下层黏性土(简称上砂下黏)、上层黏性土及下层砂土(简称上黏下砂))、沉贯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裙式吸力基础在分层土中具有良好的沉贯性能.与传统吸力基础相比,裙式吸力基础在砂土、黏性土、上砂下黏和上黏下砂地基中最终沉贯深度较传统吸力基础分别增加10.0%、2.3%、3.0%和9.6%,沉贯最大吸力值分别增加0.9%、14.4%、66.2%和92.2%.黏性土层位置和厚度对基础沉贯特性影响显著.上黏下砂地层中,基础最大吸力值出现在土层分界面处,最大吸力值随土层分布系数t(上层土厚度与土体总厚度的比值)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最终沉贯深度随土层分布系数增加而逐渐减小.上砂下黏地层中,裙式吸力基础最大吸力值出现在最大沉贯深度处,吸力最大值随土层分布系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最终沉贯深度受土层分布系数影响较小.此外,同时抽吸主桶和裙结构内水体进行沉贯,最终沉贯深度大于只抽主桶情况.在砂土、黏性土、上黏下砂(t=0.4)和上砂下黏(t=0.4)等4种地基中,裙式吸力基础采用同时抽主桶和裙结构的沉贯方式,最终沉贯深度较只抽主桶情况分别增大了 13.8%、3.4%、16.4%和4.6%.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阐明吸力基础在分层土中沉贯机制及指导工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关键词:
裙式吸力基础(MSC);分层土;模型试验;沉贯方式;吸力变化;土塞高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雨坤;秦廷辉;李大勇;王冲冲
作者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90;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雨坤;秦廷辉;李大勇;王冲冲-.分层土中裙式吸力基础吸力沉贯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22(05):1317-1325
A类:
裙式吸力基础,分层土地基,沉贯方式
B类:
模型试验,海上风电基础,基础形式,土层分布,分布形式,砂土,上砂下黏,黏性土层,层位,分界,分布系数,土体,体总,抽吸,种地,MSC,吸力变化,土塞高度
AB值:
0.120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