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四川盆地南部双龙—罗场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
文献摘要:
四川盆地南部双龙—罗场地区龙马溪组是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期次对页岩含气性及产能具有重要影响.综合运用岩心、FMI成像测井、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测试、岩石声发射实验及埋藏—热演化史分析等,对页岩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时期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构造裂缝主要以构造成因的高角度缝、直立缝和复合缝为主,岩心裂缝具有间距大、密度小、倾角大、充填程度高等特征;成像测井裂缝倾角与岩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延伸方位以近EW向、NNE向和NWW向为主,次为NNW向.岩心裂缝切割关系、成像测井裂缝产状匹配关系、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测试以及岩石声发射实验均证实,双龙—罗场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经历了 3期以上的构造运动改造.结合埋藏—热演化史分析,厘定了构造裂缝的形成时期为燕山运动中晚期—喜马拉雅运动早期(78~56 Ma)、喜马拉雅运动中期(56~29 Ma)、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现今(29 Ma至今),对应的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165~198℃、115~146℃、74~105℃.基于构造地质学原理,建立了双龙—罗场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的成因机制.
文献关键词:
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形成期次;双龙罗场地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丽清;伍秋姿;范存辉;钟可塑;杨雪;何亮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四川 成都610051;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丽清;伍秋姿;范存辉;钟可塑;杨雪;何亮-.四川盆地南部双龙—罗场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J].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05):789-798
A类:
双龙罗场地区
B类:
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组构,构造裂缝,裂缝特征,形成期次,深层页岩气,页岩气勘探,勘探开发,重点区域,发育特征,页岩含气性,岩心,FMI,成像测井,裂缝充填,充填物,流体包裹体,体测,声发射实验,埋藏,热演化史,形成时期,综合研究,构造成因,高角,直立,合缝,有间,充填程度,裂缝倾角,以近,EW,NNE,NWW,NNW,裂缝产状,匹配关系,试以,构造运动,厘定,燕山运动,中晚期,喜马拉雅,Ma,均一温度,构造地质学,成因机制
AB值:
0.26974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