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优质储层发育模式及识别评价技术
文献摘要:
2012年,中国在四川盆地设立了第一批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历经10年建设、实践,在四川盆地落实了10×1012 m3级海相页岩气大气区,页岩气跨入了规模效益勘探开发新阶段.为系统总结页岩气勘探开发成果,为深层页岩气以及其他地区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以盆地重点井的电性、岩相、储层参数、微观孔隙等分析为基础,系统总结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优质储层主要特征、发育模式和识别评价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富生物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及其混合质页岩相是优质页岩气储层的主要岩相类型,形成于半深水—深水陆棚相;横向展布受古地貌控制,纵向发育受物源、氧化还原条件及古生产力等影响,厚度为25~90 m.②页岩气优质储层发育有机质孔隙、无机质孔隙及微裂缝(包括纹/层理缝);有机质孔隙是重要储集空间之一,微裂缝既是不可或缺的储集空间也是重要的产出通道;页岩气储集空间总体是微—纳米级孔隙,宏孔对富集起重要作用.③提出了3种优质储层发育模式;沉积型是基础,龙马溪组底部笔石带高U/Th层段多发育优质储层,其厚度主要受古地貌控制,坳陷区域的厚度更大;成岩型包括同生—早成岩期刚性支撑、中—晚成岩期矿物—有机质转化和超压缓解压实3种形式;构造改造型以微裂缝优质储层为主;④页岩气优质储层识别评价的核心技术有大尺度岩心与岩石薄片观察、高精度岩石矿物识别、含气量实验测试与模拟、扫描电镜微观表征、三维微观孔隙重构、地球物理综合解释与预测、大数据分析等.结论认为,近10年的示范区建设研究和实践成果可深化我国页岩气优质储层认识、推动页岩气储层相关理论技术有效发展、提高页岩气"甜点区/段"预测精度、扩大示范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成效.
文献关键词: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优质储层;发育模式;大数据;评价技术
作者姓名:
董大忠;梁峰;管全中;蒋裕强;周尚文;于荣泽;谷一凡;张素荣;漆麟;刘延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董大忠;梁峰;管全中;蒋裕强;周尚文;于荣泽;谷一凡;张素荣;漆麟;刘延-.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优质储层发育模式及识别评价技术)[J].天然气工业,2022(08):96-111
A类:
B类: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优质储层,储层发育模式,评价技术,第一批,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海相页岩气,跨入,规模效益,效益勘探,勘探开发,开发新,页岩气勘探,发成,深层页岩气,页岩油气,储层参数,微观孔隙,生物硅质,硅质页岩,钙质,优质页岩,页岩气储层,岩相类型,深水陆棚相,展布,古地貌,物源,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力,有机质孔隙,无机质,微裂缝,层理缝,储集空间,纳米级,沉积型,笔石带,Th,成岩,刚性支撑,超压,解压,储层识别,大尺度,岩心,岩石薄片,岩石矿物,矿物识别,含气量,实验测试,微观表征,地球物理,物理综合,综合解释,示范区建设,实践成果,储层认识,理论技术,有效发展,甜点区
AB值:
0.2974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