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多结节和空泡状神经元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多结节和空泡状神经元肿瘤(MVNT)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经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理中心诊断的4例MVNT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根据头颅MRI判断肿瘤切除程度。术后随访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有无放化疗及肿瘤复发情况。对肿瘤组织标本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基因测序。结果:4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8.5岁(24~42岁),男性为主(3/4),症状以头痛、头晕为主,可有癫痫发作;中位病程为2年(3个月至10年)。4例病变均位于颞叶和海马,肿瘤最大径为2.5~4.0 cm,主要累及大脑皮质深部,影像学可见特征性的"串珠状"或"簇状"异常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无强化(2/4)或轻度不均匀强化(2/4)。4例患者的肿瘤均为全切除,术后均未行放化疗。4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3~43个月)。至末次随访,4例患者的术前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影像学显示均无复发迹象。4例患者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显示,大体标本可见多个离散或合并的灰色结节,累及皮质深部、灰白质交界区和皮质下白质。HE染色显示,MVNT由小至中等大小的神经元细胞组成,排列成结节状,背景基质及肿瘤细胞胞质内可见明显的空泡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皮质区,结节内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呈弱阳性,使结节状病灶呈"虫蚀样"外观;微管相关蛋白(MAP2)呈不同程度阳性、突触素(Syn)呈颗粒状弱阳性,神经纤维(NF)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呈阴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显示背景中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呈"蜘蛛样"表达。CD34在肿瘤细胞中表达阴性,但在邻近的发育异常的大脑皮质神经元成分中呈"分枝状"表达。4例患者的二代测序结果显示,FGFR4 P400移码突变及BRAF A34插入缺失1例,NOTCH1 L188V突变1例;其中3例行焦磷酸测序,显示O 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均未发生甲基化。 结论:MVNT好发于成人,多见于颞叶和海马,MRI可见特征性的"串珠状"或"簇状"异常信号,特异性病理学表现为多结节、空泡样改变,可通过手术全切除,预后好。
文献关键词:
脑肿瘤;疾病特征;病理学;预后;多结节和空泡状神经元肿瘤
作者姓名:
邹婉婧;崔云;王军梅;杜江;徐丽;刘朝霞;刘幸;姜涛;刘震;何艳姣
作者机构: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理中心,北京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70;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1300
引用格式:
[1]邹婉婧;崔云;王军梅;杜江;徐丽;刘朝霞;刘幸;姜涛;刘震;何艳姣-.多结节和空泡状神经元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2(09):878-883
A类:
多结节和空泡状神经元肿瘤,MVNT,L188V
B类:
病理学特征,月经,神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理,头颅,肿瘤切除,切除程度,术后随访,症状改善情况,放化疗,肿瘤复发,复发情况,肿瘤组织,组织标本,本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基因测序,头痛,头晕,癫痫发作,颞叶,海马,肿瘤最大径,深部,特征性,串珠,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全切,随访时间,发迹,迹象,病理学检查,灰白质,皮质下,神经元细胞,细胞组成,排列成,肿瘤细胞,染色结果,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弱阳性,虫蚀,微管,MAP2,突触素,Syn,颗粒状,神经纤维,核蛋白,Neu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蜘蛛,CD34,发育异常,大脑皮质神经元,分枝,二代测序,FGFR4,P400,移码突变,BRAF,A34,插入缺失,NOTCH1,焦磷酸测序,O ,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甲基化,发于,多见于,过手,脑肿瘤,疾病特征
AB值:
0.3414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