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农户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理论框架、水平测度及其确权响应
文献摘要:
可持续集约利用是实现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有效方式,其水平高低与农户要素配置有关,而地权强度是影响农户配置行为的重要变量,农地确权的按期完成也为检验其制度绩效提供了 一个良好的外生自然实验.本文基于2017年山东省三县(区)农户实地调查,构建"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SICL)概念内涵—SICL水平测算—SICL确权响应及其响应机理"的分析框架,探讨SICL的概念内涵,测算农户层面的SICL水平,理论剖析并实证检验了农地确权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了耕地的可持续集约利用水平.研究发现:①SICL包括经营集约化、产出高效化、资源节约化、生态环境不退化4个维度,可从"投入-产出"范畴衡量.②样本农户SICL水平集中于"低度可持续集约利用"区间,五莲组农户SICL水平相对不可持续,而东平组和垦利组状况相对较好.③耕地利用对农地确权的响应表现为可持续集约化的效率改善或耗散,这与农户是否具备与农地确权后相适配的生产要素重配置能力有关.并且,农户家庭距县城越远,确权后耕地利用的非可持续集约化效果越强.随着农户粮食种植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农地确权后抑制农户SICL的政策效果会得到缓解.基于此,可从设计SICL评估框架、提高确权后农户的要素配置能力、实施地区差别化政策等入手缓解农地确权对SICL的制度抑制,促进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转型.
文献关键词:
可持续集约化;投入-产出;农户要素配置;确权;耕地利用;调节效应;山东
作者姓名:
李丽;吕晓;张安录;牛善栋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0;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沈阳110169;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日照2768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丽;吕晓;张安录;牛善栋-.农户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理论框架、水平测度及其确权响应)[J].资源科学,2022(06):1168-1180
A类:
农户要素配置,SICL
B类: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测度,集约利用,有效方式,地权,置行,农地确权,按期,制度绩效,自然实验,实地调查,概念内涵,响应机理,利用水平,产出高效,高效化,资源节约,不退,水平集,低度,五莲,不可持续,东平,垦利,耗散,重配置,农户家庭,县城,越远,粮食种植,种植专业,专业化程度,政策效果,评估框架,地区差别,差别化政策,调节效应
AB值:
0.23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