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秸秆还田量对东北旱地土壤磷素淋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讨东北旱地秸秆还田量对磷素在土壤中垂直分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玉米栽培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添加秸秆,设置秸秆用量分别为0.25、0.50、0.75、1.00、1.25和1.50 kg·m-2.分别测定不同处理0-90 cm 土层土壤中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含量、淋溶液的累积淋失量和玉米产量.结果表明,土壤TP和AP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少.与CK相比,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磷素向下迁移降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剖面磷素向下迁移影响显著;淋溶液中P含量显著减少,其中TP降低12.93%~59.85%,AP降低11.22%~46.28%.秸秆还田显著影响玉米产量,秸秆还田量为0.75 kg·m-2时产量最高,较CK增产14.61%.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可以增加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减少土壤磷素淋失,大幅提高玉米产量,为东北旱地秸秆还田减少磷素淋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秸秆还田;淋溶;全磷;速效磷;产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晓辉;高晓梅;于淼;李杨;敖静;孙玉禄;王智学
作者机构: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辽宁朝阳12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晓辉;高晓梅;于淼;李杨;敖静;孙玉禄;王智学-.秸秆还田量对东北旱地土壤磷素淋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10):154-160
A类:
B类:
秸秆还田量,旱地,土壤磷素,淋溶,玉米产量,垂直分布,随机区组设计,玉米栽培,栽培试验,常规施肥,秸秆用量,不同处理,土层,全磷,total,phosphorus,TP,available,AP,淋失,土壤深度,土壤剖面,综上所述,耕层土壤,土壤速效磷,磷含量,农业面源污染
AB值:
0.22184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