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评价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ICU病区病情平稳的患者及其他志愿者共10人,先由门诊超声医师远程操作5G超声机器人(远程超声模式1)对受检者按照胸腹部扩展的创伤重点超声评估(EFAST)检查流程采集7个标准切面图像,然后由急诊医师在门诊超声医师远程会诊系统指导下(远程超声模式2)按EFAST检查流程采集相同切面图像.对比2种远程超声模式下超声图像获取的难易度、操作者满意度、受检者体验度评分、图像质量、阳性检出和漏诊情况、检查时间.结果 利用仰卧位左上腹纵切面扫查左侧前下胸壁及脾肾间隙时,远程超声模式1超声图像获取的难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高,操作者满意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低[(6.20±0.79)分vs(6.95±0.80)分、(5.95±0.72)分vs(6.75±0.89)分,P=0.049、0.041];仰卧位扫查右侧前上胸壁时,远程超声模式1超声图像获取的难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低[(7.40±0.57)分vs(6.60±0.70)分,P=0.012].远程超声模式1下受检者的紧张度高于远程超声模式2下受检者的紧张度[(4.95±0.98)分vs(3.30±0.86)分,P<0.001].远程超声模式1、远程超声模式2所采集的图像质量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90±0.51)分vs(29.50±0.46)分,P=0.270].10名受检者中6例有阳性发现,远程超声模式1检出5例、漏诊1例,远程超声模式2检出4例、漏诊2例.远程超声模式1的检查时间长于远程超声模式2[(8.30±0.89)min vs(4.20±0.98)min,P<0.001].结论 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快速胸腹部超声检查的急诊临床应用中有一定价值,可辅助一线急诊医师快速检伤分类并实时提供超声预诊断指导.
文献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超声机器人;专家会诊系统;远程超声;扩展的创伤重点超声评估
作者姓名:
陈蕊;赵佳琦;马林浩
作者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上海 2000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超声中心,上海 201203;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03
引用格式:
[1]陈蕊;赵佳琦;马林浩-.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J].海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09):987-992
A类:
专家会诊系统,扩展的创伤重点超声评估
B类:
超声机器人,远程超声,急诊超声检查,初步应用,海军军医,第二军医大学,医院急诊,急诊重症,重症医学科,ICU,病区,超声医师,远程操作,受检者,胸腹部,EFAST,检查流程,标准切面,远程会诊,超声图像,难易度,操作者,图像质量,漏诊,检查时间,仰卧位,左上,上腹,纵切面,胸壁,脾肾,较远,紧张度,总得分,腹部超声检查,检伤分类,预诊断,断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AB值:
0.1982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