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颅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分析责任血管的斑块特征,并探讨MHR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住院治疗且行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颅内动脉管壁成像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7例,其中无斑块组27例、单支血管病变组72例、多支血管病变组48例.采用HRMR颅内动脉管壁成像评估颅内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稳定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MHR与斑块强化程度的相关性.以斑块的强化程度作为反映斑块稳定性的标准(0级强化为稳定斑块,1、2级强化为不稳定斑块),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颅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MHR对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并根据约登指数计算最佳临界值及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根据MHR最佳临界值将有斑块患者分为高MHR组和低MHR组,通过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00个月)获得斑块强化程度的变化数据,构建Cox回归方程,探究MHR对颅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作用.结果 单支血管病变组及多支血管病变组的MHR均高于无斑块组(P=0.003、P<0.001),多支血管病变组的MHR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0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HR与斑块强化程度呈正相关(r=0.469,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高血压病史、责任血管狭窄程度、血管重构方向、斑块负荷等因素后,MHR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OR=2.13,95%CI 1.45~3.1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HR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的AUC值为0.821(95%CI 0.726~0.915,P=0.001),最佳临界值为0.52×109/mmol,灵敏度为0.75,特异度为0.80.高MHR(MHR≥0.52×109/mmol)组患者44例,低MHR(MHR<0.52×109/mmol)组76例,高MHR组患者的斑块强化程度高于低MHR组(P=0.009).Cox回归分析显示,低MHR与责任血管斑块稳定性有关(HR=3.21,95%CI 1.92~5.36,P<0.001).结论 MHR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对斑块稳定有预测作用,或许能成为颅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文献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斑块稳定性;颅内动脉;高分辨率血管壁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煌斌;王诺;吴涛
作者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上海 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煌斌;王诺;吴涛-.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颅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J].海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05):497-505
A类:
B类:
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颅内动脉,动脉斑块,斑块稳定性,MHR,责任血管,斑块特征,我院,脑血管病,住院治疗,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脉管,多支血管病变,分析探究,不稳定斑块,二分类,logistic,分析评估,评估价值,约登指数,指数计算,最佳临界值,随访时间,Cox,预测作用,整年,高血压病,血管狭窄程度,血管重构,斑块负荷,血管斑块,高分辨率血管壁磁共振成像
AB值:
0.1404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