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颈动脉几何形态——60岁及以下无高危因素人群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预测指标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头颈联合HR-MRI技术,探讨在60岁及以下无传统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的人群中,颈动脉几何形态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寻找MCA粥样硬化的潜在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自60岁及以下无传统心脑血管高危因素患者的150个同侧前循环动脉单位,根据MCA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其分为MCA粥样硬化(+)组和MCA粥样硬化(-)组.分析两组间颈动脉分叉夹角、颈动脉管腔面积比值和颈内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的形态分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MCA粥样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颈动脉几何形态对MCA粥样硬化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MCA粥样硬化(-)组(113个)相比,MCA粥样硬化(+)组(37个)颈动脉分叉夹角更大[41.2°(28.8°~56.5°)vs.?32.6°(24.7°~46.2°),P=0.026],而流出道与流入道管腔面积比值更大、颈内动脉颅外段形态平滑型更少、迂曲型和扭折型更多、颅内段形态钝角型更少、直角型和锐角型更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分叉夹角与MCA粥样硬化独立相关(每增加10°,OR?1.232,95%CI?1.007~1.507,P=0.042),逐步退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相同(每增加10°,OR?1.276,95%CI?1.050~1.550,P=0.014);ROC曲线显示,颈动脉分叉夹角预测MCA粥样硬化的AUC为0.622(95%CI?0.515~0.730),最佳截断值为37.0°,敏感度为57.5%,特异度为64.9%.结论 对于60岁及以下无传统心脑血管高危因素人群,颈动脉分叉夹角与MCA粥样硬化独立相关,有望成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影像学标志物.
文献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高分辨率磁共振;颈动脉几何形态;卒中
作者姓名:
刘伊桐;黄燕琪;李明利;冯逢;高山;徐蔚海
作者机构:
广州 510080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科;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伊桐;黄燕琪;李明利;冯逢;高山;徐蔚海-.颈动脉几何形态——60岁及以下无高危因素人群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预测指标)[J].中国卒中杂志,2022(09):925-931
A类:
颈动脉几何形态
B类:
高危因素,素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预测指标,头颈,心脑血管,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同侧,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分叉,夹角,颈动脉管,管腔,面积比值,颈内动脉,颅外,外段,颅内段,logistic,独立相关因素,预测效能,流出道,入道,迂曲,扭折,钝角,直角,锐角,退后,截断值,影像学标志物,高分辨率磁共振
AB值:
0.2042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