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衣领样"新交界重建技术在二尖瓣交界广泛脱垂修复中的中远期效果
文献摘要:
为探讨"衣领样"新交界重建技术修复二尖瓣交界广泛脱垂病变的优势及可能的不足之处,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3月,于本中心通过正中切口或各种微创小切口完成"衣领样"新交界重建技术修复交界广泛脱垂伴严重反流的62例严重二尖瓣反流患者,手术操作均由同一外科医师完成。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二尖瓣修复情况,记录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随访期间二尖瓣的功能。62例患者均成功修复二尖瓣,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微量以下反流,无狭窄和SAM现象,舒张期流速峰值均小于1.2 m/s,跨瓣压力差低于5 mmHg(0.665 kPa),有效开口面积2.8~5.2 cm 2。本组55例患者未输血,无死亡,无任何并发症,顺利出院。随访5~60个月无死亡和不良事件,复查超声心动图11例为轻度反流,51例为轻微反流,无SAM现象,无瓣膜狭窄,舒张期流速峰值均不超过1.2 m/s,3个月后均停华法林抗凝。对于交界广泛脱垂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衣领样"新交界重建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成本低、学习曲线短的成形新方法,心外科医师通过简单的培训即可掌握此技术。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曹海龙;朱悉煜;李捷;薛云星;庄浩舜;李坤生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超声诊断科,南京 210008
引用格式:
[1]曹海龙;朱悉煜;李捷;薛云星;庄浩舜;李坤生-."衣领样"新交界重建技术在二尖瓣交界广泛脱垂修复中的中远期效果)[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22(08):487-489
A类:
微反流
B类:
衣领,新交,重建技术,脱垂,中远期,远期效果,心通,正中切口,微创小切口,复交,二尖瓣反流,手术操作,外科医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二尖瓣修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经胸超声心动图,SAM,舒张期流速,压力差,mmHg,kPa,cm ,输血,无任,不良事件,复查,瓣膜,华法林抗凝,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学习曲线,心外科
AB值:
0.258308
相似文献
真实世界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应用Venus-A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多中心经验
王墨扬;周政;陶凌;罗建方;董念国;张海波;方臻飞;姜楠;王焱;吴延庆;姜正明;安健;陈韵岱;苏晞;杨毅宁;刘继红;郭延松;彭小平;郭然;陈良龙;于波;何奔;陆方林;吴永健-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冠心病中心;空军军医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广东省人民医院 心脏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心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脏外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心脏内科;天津市胸科医院 心脏外科;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心脏内科;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心脏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心脏内科;武汉亚心总医院 心脏内科;新疆医科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脏内科;福建省立医院 心脏内科;南昌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内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心脏内科;哈尔 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脏内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心脏内科;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外科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