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沙丘形态及表沙粒度特征对风况和地表植被变化的响应
文献摘要:
以毛乌素沙地3种沙丘(新月形沙丘、抛物线形沙丘和反向沙丘)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表沙粒度特征和区域风况进行了量化分析,探讨了沙丘表沙物理运动过程及其形态对外界条件(风况和地表植被)变化的反馈,揭示了沙丘表沙粒度特征对不同沙丘形态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新月形沙丘表沙平均粒径由迎风坡底部向顶部逐渐变小,分选呈现逐渐变好趋势,但粒径较小和分选较差的表沙样出现在沙丘迎风坡中部.随着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新月形沙丘逐渐向抛物线形沙丘转变,近地表输沙能力和沙丘上风向沙源的供应同样受到限制,致使抛物线形沙丘由迎风坡底部向顶部呈现表沙平均粒径变大,而分选逐渐变好的趋势.毛乌素沙地内季节性风况(春季盛行强劲西北风,夏季盛行较弱东南风)的变化不仅促进了反向沙丘的发育,并且重组了西北盛行风影响下的表沙粒度特征.在夏季反向风风蚀的作用下,沙丘落沙坡顶部出现反向堆积和脊线反向移动的现象,同时其顶部呈现平均粒径由小变大、分选逐渐变好的趋势.
文献关键词:
沙丘形态;表沙粒度特征;季节性风况;地表植被覆盖;风力减弱
作者姓名:
姜吴彬;张德国;杨小平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姜吴彬;张德国;杨小平-.沙丘形态及表沙粒度特征对风况和地表植被变化的响应)[J].中国沙漠,2022(04):120-129
A类:
表沙粒度特征,新月形沙丘,风力减弱
B类:
沙丘形态,植被变化,毛乌素沙地,抛物线形,外界条件,响应机制,平均粒径,迎风坡,坡底,分选,变好,着地,地表植被覆盖,植被覆盖度,近地表,输沙能力,上风,沙源,受到限制,季节性风况,西北风,东南风,盛行风,风风,风蚀,沙坡,坡顶,脊线
AB值:
0.1949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