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缘新月形沙丘内部沉积构造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沙丘内部沉积构造保存了沙丘动力演变过程的重要信息.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缘固定、半固定新月形沙丘区为研究区域,利用探地雷达在春、秋两季对固定、半固定新月形沙丘内部构造进行探测,获取了不同规模形态的固定、半固定新月形沙丘深约8m的内部构造图像信息.通过图像增益处理、解译和对比分析表明:(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固定、半固定新月形沙丘共有5种沙丘内部构造雷达相,即高倾角斜层理、楔状交错层理、上凸形交错层理、低倾角-近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其中前4种主要分布在3~5m的浅层,而块状层理主要分布在4~5m以下的深度.(2)高倾角斜层理、楔状交错层理主要分布在高大新月形沙丘(链)的迎风坡上部和丘顶地带,前者为背风坡前积层埋藏而成,反映高大新月形沙丘迎风坡上部和丘顶风沙活动较频繁,沙丘"固身缩顶"后埋藏的前积纹层因风蚀而出露,后者为迎风坡风蚀坑和风蚀槽中由风沙流充填而成的构造或在丘顶风向的季节性变化形成的构造.(3)与灌丛沙丘相关的上凸形交错层理广泛分布在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中下部,在背风坡也有局部出现,表明灌丛沙丘在沙丘表层的风沙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深部的块状层理可能是早期风积层受到强烈的生物扰动,原生层理消失而产生.(4)以上沙丘内部构造的类型与组合分布特点,反映了研究区新月形沙丘总体上趋于稳定或衰退状态,这与现代沙丘"固身缩顶"的地貌变化特征相一致.例如,迎风坡中上部和丘顶常见风蚀槽,背风坡因坡度变缓、前积层发育趋缓,现代风沙活动主要集中于新月形沙丘的上部和丘顶等.由此可见,研究区固定、半固定新月形沙丘内部构造及其组合分布特征异于流动新月形沙丘,也与半个多世纪以来北疆沙漠气候变暖变湿、平均风速减弱、植被盖度增加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变化趋势有一定的吻合性.
文献关键词:
探地雷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固定、半固定新月形沙丘;沉积构造;环境意义
作者姓名:
刘瑞;李志忠;靳建辉;解锡豪;邹晓君;马运强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 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瑞;李志忠;靳建辉;解锡豪;邹晓君;马运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缘新月形沙丘内部沉积构造特征研究)[J].干旱区地理,2022(03):802-813
A类:
新月形沙丘,风蚀坑
B类: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缘,沉积构造,构造特征,重要信息,丘区,探地雷达,两季,不同规模,8m,图像信息,益处,解译,层理,错层,上凸形,块状,5m,迎风坡,丘顶,背风,埋藏,顶风,风沙活动,纹层,风沙流,充填,季节性变化,灌丛,中下部,深部,生物扰动,组合分布,地貌变化,相一致,趋缓,异于,半个,北疆,气候变暖,变湿,平均风速,植被盖度,自然地理,地理环境,吻合性,环境意义
AB值:
0.2052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