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处理方式对沙丘-草甸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
文献摘要:
以科尔沁草甸草地、沙丘-草甸过渡带草地和沙丘草地为研究区,研究围封禁牧(UNM)、禁牧+割草(M)、禁牧+火烧(F)和围栏外放牧(G)4种处理方式对植被数量特征(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群落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特征以及土壤电导率(ESC)、有机碳(SOC)和土壤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等土壤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沙丘-草甸草地的最佳管理方式,为我国半干旱地区草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土壤各特征指标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具有表聚性.(2)沙丘-草甸草地F、M和G处理较UNM处理植被群落多样性特征均增加.(3)沙丘-草甸草地M、F和G处理较UNM处理植被和土壤特征指标差异明显;F处理植被数量特征和土壤特征指标增加,G处理降低,M处理草甸草地植被数量特征和土壤酶活性降低,而沙丘-草甸过渡带草地和沙丘草地均增加.综上所述,控制性火烧是沙丘-草甸草地的最佳管理方式.
文献关键词:
不同草地;草地处理方式;植被特征;土壤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志婷;刘廷玺;童新;段利民;郝丽娜;李东方;王冠丽
作者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志婷;刘廷玺;童新;段利民;郝丽娜;李东方;王冠丽-.不同处理方式对沙丘-草甸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2(07):43-52
A类:
UNM,植被数量特征,草地处理方式
B类:
不同处理方式,沙丘,草甸,草地植被,土壤特征,科尔沁,过渡带,围封禁牧,割草,火烧,围栏,栏外,外放,放牧,对植,盖度,地上生物量,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指数,土壤电导率,ESC,有机碳,SOC,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半干旱地区,特征指标,土层深度,植被群落,多样性特征,土壤酶活性,综上所述,控制性,不同草地,植被特征
AB值:
0.2883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