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根治性手术±辅助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Ⅰb2和Ⅱa2期[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标准]子宫颈鳞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辅助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43例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术式为Querleu-Morrow新分型(Q-M分型)C2型手术,手术范围包括子宫广泛性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根据术后有无中、高危因素决定是否给予辅助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1)643例子宫颈鳞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0岁(45~58岁);临床分期:Ⅰb2期260例(40.4%,260/643)、Ⅱa2期383例(59.6%,383/643)。(2)643例行Q-M分型C2型手术的子宫颈鳞癌患者中,574例(89.3%,574/643)因存在术后中、高危因素给予辅助治疗。643例患者中,184例(28.6%,184/643)患者治疗后出现3~4级并发症(同一患者早期、晚期并发症均出现时,计数时分别计入相应并发症中),其中早期并发症134例(20.8%,134/643)、晚期并发症66例(10.3%,66/643)。574例手术+辅助治疗患者的3~4级并发症发生率为30.1%(173/574),69例单纯手术患者为15.9%(11/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6.08,
P=0.014)。(3)643例子宫颈鳞癌患者均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3~76个月)。随访期内复发117例(18.2%,117/643),包括局部复发45例(7.0%,45/643)、远处转移54例(8.4%,54/643)、局部复发+远处转移18例(2.8%,18/643)。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79.9%和85.5%。单因素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均与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5年PFS显著相关(
P均<0.05);肿瘤最大径、盆腔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转移均与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的5年OS显著相关(
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均为影响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5年PFS及5年OS的独立因素(
P均<0.01)。
结论:根治性手术±辅助治疗是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鳞癌可行且有效的初始治疗方案,具有满意的5年PFS和5年OS以及可接受的并发症发生率。
文献关键词:
宫颈肿瘤;癌,鳞状细胞;子宫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术;肿瘤辅助疗法;治疗结果;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芳;陈烽;潘婷;朱滔;张英丽;张平;唐华容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杭州 31002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放疗科,杭州 31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芳;陈烽;潘婷;朱滔;张英丽;张平;唐华容-.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根治性手术±辅助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05):361-369
A类:
Querleu
B类:
b2,a2,子宫颈鳞癌,根治性手术,辅助治疗,疗效及预后,预后分析,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预后影响因素,中国科学院大学,肿瘤医院,临床病理资料,术式,Morrow,C2,手术范围,围包,广泛性,淋巴清扫术,高危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临床病理因素,log,rank,多因素分析,Cox,例子,临床分期,计入,早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单纯手术,手术患者,2
,随访时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无进展生存率,PFS,总生存率,OS,盆腔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肿瘤最大径,淋巴转移,初始治疗,宫颈肿瘤,鳞状细胞,子宫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术,肿瘤辅助疗法,治疗结果
AB值:
0.2063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