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空心阴极羽流形态与热特性的变化机理
文献摘要:
空心阴极的放电模式主要有点状和羽状两种,为研究两种模式的转变机理,采用PIC/PCD(单元粒子/等离子体化学动力学)混合算法对阴极内部等离子体流场进行计算,以辐射传递系数处理阴极内部的热辐射计算,并且在通过流场与热场的多次迭代计算后达到收敛.为验证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考察阴极表面5个测点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计算误差在5%以下,并且以羽流光色计算图与试验照片作对比,定性验证模型对放电模式的模拟精度.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气体流量下、不同阴极顶孔径的阴极内部各类等离子体参数分布进行计算,通过分析阳极电压、羽流形态变化的内在原因,获得点-羽放电模式的转变机理,可为阴极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文献关键词:
空心阴极;放电模式;PIC/PCD;羽流形态;优化设计
作者姓名:
于博;徐亚男;康小录
作者机构: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上海 201112
引用格式:
[1]于博;徐亚男;康小录-.空心阴极羽流形态与热特性的变化机理)[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05):65-77
A类:
羽流形态
B类:
空心阴极,热特性,变化机理,放电模式,有点,点状,羽状,两种模式,PIC,PCD,等离子体化学,化学动力学,混合算法,对阴极,等离子体流场,辐射传递,传递系数,数处,热辐射,辐射计,过流,热场,多次迭代,迭代计算,数值模型,计算精度,数据对比,计算误差,流光,光色,计算图,验证模型,模拟精度,不同气体,气体流量,极顶,等离子体参数,参数分布,阳极,形态变化,内在原因
AB值:
0.4525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