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吸痰负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最佳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吸痰负压标准,以求在达到最好的吸痰效果同时,维持较为稳定的颅内压。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个不同的吸痰负压组:75 mmHg(1 mmHg = 0.133 kPa)组、100 mmHg组、150 mmHg组、200 mmHg组,每组30例。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吸痰前1 min、吸痰中和吸痰后1 min颅内压和SpO 2水平,以及痰液吸净时间及黏膜损伤情况。 结果:吸痰中4组间比较:200 mmHg组颅内压为(22.23 ± 4.80)mmHg,均高于75 mmHg组的(16.33 ± 2.71)mmHg、100 mmHg组的(17.70 ± 2.32)mmHg、150 mmHg组的(17.20 ± 2.11)mmHg( q=8.29、6.58、7.23),SpO 2为0.906 ± 0.048,均低于其他3组的0.956 ± 0.013、0.946 ± 0.018、0.952 ± 0.023( q=7.81、6.08、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吸痰后1 min 4组间比较,颅内压( F=10.55)和SpO 2( F=3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其中200 mmHg组颅内压最高为(15.63 ± 3.64)mmHg,100 mmHg组为(12.50 ± 1.48)mmHg、150 mmHg组为(12.60 ± 1.00)mmHg,均比75 mmHg组的(14.03 ± 2.86)mmHg低。痰液吸净时间比较,75 mmHg组最长为(35.53 ± 5.71)s,200 mmHg组最短为(24.27 ± 3.22)s,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7.81, P<0.01)。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比较,200 mmHg组为33.33%(10/30),比其他3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41, P<0.01)。 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人工气道痰液黏稠度Ⅰ~Ⅱ度患者,使用100~150 mmHg吸引负压,能更好地保持颅内压的稳定,同时控制SpO 2下降幅度和防止气道黏膜受损。
文献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吸痰负压;颅内压;SpO 2
作者姓名:
张燕茹;陈璐;袁萍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南京 210008
引用格式:
[1]张燕茹;陈璐;袁萍-.不同吸痰负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12):936-940
A类:
吸痰负压
B类: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吸痰效果,便利抽样,抽样法,南京大学,学医,鼓楼,神经外科,mmHg,kPa,SpO ,黏膜损伤,伤情,伤人,人工气道,痰液黏稠度
AB值:
0.1199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