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界面性质表面活性剂体系提高采收率作用效果和机理
            文献摘要:
                    为明确不同界面性质对提高采收率作用效果和机理的影响,以长6低渗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选用两种具有不同界面性质的自制表面活性剂体系S1(改善润湿性能力强)和S2(超低界面张力),分别用核磁共振方法表征其静态渗吸和动态渗吸效果,并采用2.5维微观模型研究其驱油过程,分析了具有不同界面性质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提高采收率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1和S2均具有较好的增采效果,渗吸为水进入小孔隙将油置换到大孔隙的过程,表面活性剂可大幅促进小孔隙采出;驱油时形成优势通道明显,可实现润湿反转,存在附加渗吸作用,大幅增大波及体积和洗油效率,并能将原油分散为小尺度状态.改善润湿性能力更强的S1的毛细管动力更大,对小孔隙的动用程度更高,但采出速度较慢,驱替时存在的附加渗吸作用更强;可实现超低界面张力的S2油相流动阻力更小,渗吸速度快,采收率可更快达到平衡.
                文献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核磁共振;渗吸;驱油;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倩;张金晶;石华强;李小玲;管保山;梁利
                    
                作者机构: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物资有限公司,北京1001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倩;张金晶;石华强;李小玲;管保山;梁利-.不同界面性质表面活性剂体系提高采收率作用效果和机理)[J].油田化学,2022(04):688-694
                    
                A类:
                
                B类:
                    界面性质,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低渗致密储层,制表,S1,润湿性能,S2,超低界面张力,静态渗吸,动态渗吸,微观模型,驱油,小孔,换到,大孔隙,优势通道,道明,润湿反转,渗吸作用,大波,波及体积,洗油效率,原油,油分,小尺度,毛细管,动用程度,较慢,驱替,油相,流动阻力,渗吸速度
                AB值:
                    0.2979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