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耐高温微乳液体系在特低渗—致密储集层中的渗吸机理
文献摘要:
采用微乳液稀释法制备具有"壳核结构"的下相微乳液,优选耐高温体系并开展性能评价实验,明确体系在特低渗—致密储集层中的自发渗吸提高采收率机理,指导矿场油井微破裂吞吐试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壳核结构"以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亲水外壳、3号白油为油相内核的微乳液体系(O-ME体系)渗吸采收率最高,其渗吸机理主要为:超低界面张力和润湿反转能力降低原油黏附功,提高渗吸驱油效率;纳米级尺寸"壳核结构"极易进入微纳米孔喉,扩大渗吸波及体积;显著的分散、增溶原油作用增强原油渗流能力,提高渗吸驱油效率.基于室内实验研究结果,在胜利油田YBD43-X506井开展O-ME体系微破裂吞吐矿场试验,开井生产后该井持续受效,日产液从1.4t增至5.0t,日产油从1.0t增至2.7t.
文献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致密油;微乳液;渗吸机理;驱油效率;提高采收率
作者姓名:
肖立晓;侯吉瑞;闻宇晨;屈鸣;王为举;吴伟鹏;梁拓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肖立晓;侯吉瑞;闻宇晨;屈鸣;王为举;吴伟鹏;梁拓-.耐高温微乳液体系在特低渗—致密储集层中的渗吸机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2(06):1206-1216
A类:
致密储集层,下相微乳,YBD43,X506
B类:
耐高温,微乳液,渗吸机理,稀释法,壳核,温体,性能评价,自发渗吸,提高采收率机理,油井,微破裂,吞吐,室内实验,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外壳,白油,油相,ME,渗吸采收率,超低界面张力,润湿反转,原油,黏附功,渗吸驱油,驱油效率,纳米级,入微,微纳米,纳米孔喉,吸波,波及体积,增溶,渗流能力,胜利油田,矿场试验,4t,增至,0t,日产油,7t,特低渗油藏,致密油
AB值:
0.3192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