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ISSR分析湖北省枫香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文献摘要:
为了给湖北省枫香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湖北省远安(YA)、红安(HA)、赤壁(CB)、竹溪(ZX)、南漳(NZ)、利川(LC)和武汉(WH)的枫香资源为研究对象,并以安徽黄山(HS)、重庆丰都(FD)、江西铜鼓(TG)和海南霸王岭(BWL)的枫香资源为对照,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这11个枫香群体的335份个体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7个枫香群体的215份样本共扩增得到33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06条.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为84.19%,群体间遗传变异为15.81%,基因流(NM)为2.663 3.在群体内部,HA和WH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ZX的遗传多样性最低.ZX和LC的亲缘关系最近,YA和LC的亲缘关系最远.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94时,可将7个群体分为4个大类,NZ、LC和ZX群体聚为一类,YA和WH群体聚为一类,HA群体、CB群体分别单独聚为一类.(2)11个枫香群体共扩增出34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20个,平均多态性百分比为91.69%.不同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范围为54.29%~77.14%,平均值为67.01%.WH和HA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BWL的遗传多样性最低.11个群体中,18.0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为81.99%,基因流(Nm)为2.2765.在群体内部,HA和WH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BWL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均显示,ZX和TG的亲缘关系最近,TG和BWL的亲缘关系最远.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93时,可将11个群体分为四大类:第1类包括NZ、ZX、TG和LC;第2类包括FD、HA和CB;第3类包括YA、WH和HS;第4类是BWL单独一类.可见湖北省7个枫香群体的聚类结果与其自然地理分布大致吻合,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类;4个省外枫香群体中,除BWL单独聚成一类外,其余3个群体(TG、FD和HS)并未与湖北省内地理位置临近的群体聚为一类.
文献关键词:
枫香;ISSR;遗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裴云霞;曹健;管兰华;蒋祥娥;许红霞;倪天虹;胡兴宜;杜克兵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省林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70;湖北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武汉430079;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裴云霞;曹健;管兰华;蒋祥娥;许红霞;倪天虹;胡兴宜;杜克兵-.基于ISSR分析湖北省枫香资源的遗传多样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2(06):876-884
A类:
BWL
B类:
ISSR,枫香,保护与利用,远安,YA,红安,HA,赤壁,CB,竹溪,ZX,南漳,NZ,利川,LC,WH,安徽黄山,HS,重庆丰都,FD,铜鼓,霸王,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条带,多态性,群体内,遗传变异,群体间,基因流,NM,亲缘关系,最远,遗传相似系数,不同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Nm,遗传距离,独一,自然地理,地理分布,省外
AB值:
0.2552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